未來的想像-世博場館


上個月有幸至上海參加兩岸新聞攝影聯展,其中一天行程便是參觀世博,人真的很多,多到排一個日本館要花上七八個小時!
也就是說你來世博一整天,可能只能看兩三個館。
第一天到世博,從早上九點半走到晚上十點半,把一雙CLARK的鞋子給走壞了,就可以想像世博園區有多大了。


 
 這是台灣館720球體播放的最後一幕,觀眾好像就是其中一個天燈,冉冉升上天際,最後一個個天燈變成宇宙裡的繁星。




台灣館外觀就是一個展示,晚上看會更美。




 白俄羅斯館的小朋友,觸摸發光地板。



西班牙館


 



 
 






西班牙館裡的巨嬰








英國種子館




爸爸我要買手機~




小朋友跳舞跳得很嗨~白俄羅斯館


 


 台北館的360環狀3d影片,介紹台北市的夜市、誠品、故宮、陽明山、傳統市場、101等。



 
英國館,初看不曉得是什麼東西




透明壓克力裡面有東西




 

是種子





很壯觀,各種不同的種子都在這兒。




走出戶外,建築本體也是一枚停在上海的種子。





以下的文章是刊登在9月號雜誌上的

炎熱的五月天,站在世博園區的天橋上,遠遠望向紫色的日本紫蠶島,滿滿都是排隊的人潮,廣播說道: 還需要八個小時才能排到。

這是一個巨大的練習場,人們在此鍛鍊等待的美德及文明的樣貌。 每個展館都像是未開啟的潘朵拉之盒, 各國絞盡腦汁呈現自己國家獨有的特色,希望讓每個來參觀的遊客能印象深刻。不論是英國的種子意象、 西班牙的巨嬰等等,許多創意在這展現。

場館外頭,秩序的維持端賴幾隻塑膠製的欄杆, 它區隔出排隊的動線與先後順序。世博展館更貼心的設置綠色通道,專門讓年長及行動不便者優先通行,免去排隊之苦。可惜的是, 有些遊客無法習慣文明的排隊方式, 冒名假裝殘疾與跨欄插隊時有所聞,成了世博展館裡面的另一項奇觀。

參觀各國展館時,孩童對於新事物的好奇心十分旺盛, 不論是觸碰式的互動元件或者是3d立體影像,兒童顯露出比父母更高的才華去理解這些新科技。 我不禁想像當這些孩子長大之後,對於未來生活的想像會有多遼闊。如同城市未來館最後出口放置的留言本, 上面寫了許多對未來抱持期待的話。

走出場館,外邊的世界依舊是爭先後的戰場, 國家的競逐活生生地在人與人之間上演, 但不變的是孩子看見希望的眼神。這是2010年的上海,人們的未來在此萌芽。








 


碼頭排隊人潮。




為了坐回浦西,大約排了三四十分鐘的渡輪,大叔一臉憂愁。



 

小朋友也吃不消。





坐輪椅就可以不用排隊,走綠色通道。


 

小朋友都不排隊,一直鑽到前面。





這位大嬸把欄杆的鐵鍊拆掉,直接就插隊了。





一群人在德國館外頭跟警衛抗議,說排隊時間還沒結束,要警衛放人進去。




後來警衛走了,一群人就把封鎖線拔掉,直接衝進去~




這人才誇張,一直插隊,後來被我拍下來,還跟我理論。我說你文明一點好不,他說關你啥事,說要砸我相機咧~
不過後來還是正義必勝,他就乖乖排我後頭。





排隊累了,短暫的對決。



 
逆光的中國館,一片漆黑。







 


 
 

You Might Also Like

0 意見

Flickr Images

TUVALU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