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尤溪地質探訪



最近霧台鄉哈尤溪的七彩岩壁新聞鬧得沸沸揚揚,大概是因為部落居民圍起柵欄,賺取越野車接駁費導致。
前往哈尤溪七彩岩壁的路程遙遠,如果徒步前行大概要走六七個小時,車子可以節省五個小時的時間,
也難怪這裡變成熱門打卡地點。


但這次探訪,讓我驚艷的其實是隘寮北溪與哈尤溪的地質景觀。由於八八風災的緣故,隘寮北溪的河床因為
崩落的土石,大約升高了三四層樓高,也造成在冬季枯水期時,人們可以捨棄難走的獵徑,從河床前往上游
秘境。於是峭壁上的岩石節理突然離我們好近,我們可以近看端詳大自然成就的紋路,這一趟路程,我發現
了好多特殊的地質景觀。


最近看了「心向群山」這本書,其中第二章是敘述山是一本巨大的石頭書,節錄幾段:
ㄎ“一七八五年到一七九九年赫頓的巨著《地球的理論》提出目前我們所居住的地球不過是一系列多少回循環
當中的一幅抓拍。山脈和海岸線看似恆久不變,其實是人類因壽命短暫而產生的錯覺。如果我們能夠或一段
很長很長的時間,就能目睹一個個文明的衰敗,還有地球表面徹底的重組。我們將會眼見新的大陸板塊在海
底形成。從大陸侵蝕下來的碎片在海底一層層沈澱,被地球熾熱的核心岩化-變成石頭,然後,經過數百萬
年,不斷上升,又會隆起形成新的大陸和新的山脈。“


”地質學直接挑戰了我們對時間的理解,打亂我們對此時此地的所感。作家麥克菲把這種想像稱之為『深沈時間』
,在這種時間意識中,時間的單位不是日、時、分或秒,而是幾百萬年或幾千萬年,這粉碎了人類的短暫尺度,
將之碾為薄薄的一片。在思量深沈時間的漫長無垠時,你會以既優美又駭人的方式,面對你當下存在的完全崩解
,過去與未來太過廣袤,難以設想,形成的壓力將你此刻的存在限縮成幾乎無物。這種恐怖不僅是有形的,也
存在腦海的意識中,因為一旦我們認知到山上堅硬岩石也禁不起時間磨耗,不由得就會想到人類軀體是何等可悲
地瞬息即逝。“


的確,當我看到這些巧奪天工的石頭時,心中除了讚嘆大自然的奧妙,也震懾於氣候變遷造成地貌如此劇烈的改變。
人類當然還是需要為這片土地盡一份心力,即便最後一切都將會成灰。


在第二章的最後,作者羅伯特.麥克法倫用某次登山的經驗作結:他在蘇格蘭盛產雲母的本勞爾斯峰山腰上,發現
一大塊方型的沈積岩,這是由幾百層薄薄的灰色岩層所組成,他估計每一層就意味著一萬年的時間。當他用冰斧
橇開岩層,棕色雲母在陽光下灼灼閃耀-也許這是幾百萬年來照在它上面的第一道陽光。

走在哈尤溪每年都會變動的河床上,我所見到的岩層結理,是不是也是一樣初相見?部落族人告訴我,七彩岩壁
的路線說不定過幾年就會淹沒於持續淤積的河道中,那麼我與這些石頭的相遇,也是這幾百萬年來的第一次巧合啊~
空前絕後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吧。














































You Might Also Like

0 意見

Flickr Images

TUVALU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