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 林森南路
告別的儀式
歲月的火焰
手中的青春如蠟
如淚滴落
2004/9 淡水
她將上台
她將下台
孤獨的表演是擁擠的
而老師的雙手
藏在看不到的背後
2004/12 台東都蘭
掬一杯水
倒盡人世間生與死的牽絆
失去了行走的自由
呼與吐只有瞬息
只有進出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草原.........
彩粧上、假髮上、服裝上
每一樣皆有斧鑿的痕跡
春天走了
一百零一套冬裝依舊縛身
飛鳥、雲、流動的風
全部化作人間背脊上的枷鎖
唱著沈痛的哀歌
而找尋鑰匙
言之鑿鑿
光鮮亮麗的外表下,都市的黑暗面,是如此的低沈。
那個凍痺的白鴿
遺棄萬千信徒
兀自逃亡
垂下的眼瞼閃閃發光
淚的冰晶結了層霜
飛越記憶之城邦
悼念的翅膀
而早期台東元宵節遶境遊行中,寒單爺只是隨隊神祇之一,沒有神壇、沒有神像,僅由道上兄弟自行管理,後來才被雕塑金身。
如今民間為迎春接福,擴展財源博取財神爺的歡喜,紛紛於元宵日供奉水果、牲禮等供品,祭拜寒單爺,尤以台東「炸寒單」活動最負盛名......
肉身寒單以身體去承受鞭炮的轟擊。
防護準備工作不可少。
這個碩大無朋的巨人,有時忽然跳起,呵欠伸腰,我們以為他醒了,準備看他做一番偉大事業,但是過了一陣,卻看見他又坐了下來,喝了一口茶,燃起煙袋,打個呵欠,又朦朧地睡著了...
The titan occasionally bounces up and gives a yawn, making people around think that he’s about to wake up and ready for some great deeds. However, a little while later, he’s seen sitting down, taking a sip, smoking from a tobacco pouch, and then fall asleep again…
2003 上海
2003 上海銅川水產市場的魚販
夏夜師大路
中元普渡的時節卻有英國球迷的歡呼聲
酒不是弔慰孤魂的祭品
而是踐行的證明
酒酣之際
縱使現在回到那樣的年代,年輕的兩人擁抱著愛的結晶,心中滿滿的幸福。
而無情的囓蝕,從照片正中央朽化了。嬰兒已不是當年的強褓,夫婦也早已不是當年的伉儷了。
既然是慶祝新生的愉快出遊,就該有歡笑與慈愛。
而嬰兒卻遲疑了,猶豫的嘴角透露著一切。
我展開翅膀遠走高飛
直到疲倦把我吞噬
去追逐天上懶洋洋地雲朵
去駕馭草原上的晚風
我揚起船帆遨遊四海
在夜色中與馬林魚稱兄道弟
偷窺那浪花裡的新月倒影
我的詩興隨著潮水高漲
起來,溫柔的太陽,洒下金光
月兒呀,編織你的銀絲
拉起籠罩著我的夜幕
我的詩興隨著潮水高漲
起來,溫柔的太陽,洒下金光
月兒呀,編織你的銀絲
拉起籠罩著我的夜幕
屍布下的天空,進退兩難
我願變做池裡的荷花
使白晝散發香味和詩意
在風中找尋我前世的靈魂
反射我今生的存在
~摘自電影片段~
再度看了戀戀三季,之前無法釐清的想法慢慢具體成型,這部由東尼斐首次執導的片子,究竟為何能在1999年日舞影展獲得最佳攝影評審團大獎及觀眾票選最佳影片呢?又為何每每觀賞此片,內心就有一股無法言喩的思緒流過呢?
想了許久,我想到了「道」。
上面摘錄的詩句,是道師父痲瘋病未發作、十指尚存前所作的最後一首詩。其實這首詩跟片中堅安所唱的美妙歌曲,點出了三個故事串連的中心概念:尋求真正的自我。
不論是道師父遙想少年時期在水上人家聽到的歌聲;或者是美國老兵回越南找尋當年遺留下的女兒;賣雜貨的伍迪找尋失蹤的箱子;或者是三輪車夫幫助妓女找尋少女時期的記憶,都是想要尋求一個真正的自我。
這讓我想起老子道德經第二章:名的侷限閉鎖論「天下皆知美為美,惡已!皆知善,訾不善矣!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後略)」
其大意是人們所判定的美好為美好,劃分出美與醜的界線,也就侷限了美這個概念。良能(善事)亦是如此。但是正反對立與矛盾衝突,無時無刻混淆著「存在與不存在」、「困難與容易」、「長遠與短近」、「高上與低下」、「合聲與單聲」、「先前與晚後...」。
如此的矛盾與對立也出現在電影當中,從小朋友伍迪冒然闖入富麗堂皇的飯店,震懾於明亮、不同於室外磅礡的雨天;或者是崇尚名流的妓女與淳樸的三輪車夫;或 者是老兵找到女兒,卻發現她竟是酒家女時的熱淚盈眶;或者是塑膠荷花與真實會枯萎的荷花;或者是堅安借手幫道師父抄寫下心中醞釀已久的詩句&圍繞著得與不 得究竟是好是壞的疑慮之中。
我天真的以為,凡事講求結果會讓人過的比較順遂自在,縱使克服的過程是如此艱辛,但是當睜開眼的一瞬間,看見了美好,也許就真能像三輪車夫所說的:「你終於作了自己了。」
圖:1998/6 淡水
文:2002/5
我展開翅膀遠走高飛 直到疲倦把我吞噬 去追逐天上懶洋洋地雲朵 去駕馭草原上的晚風 我揚起船帆遨遊四海 在夜色中與馬林魚稱兄道弟 偷窺那浪花裡的新月倒影 我的詩興隨著潮水高漲 起來,溫柔的太陽,洒下金光 月兒呀,編織你的銀絲 拉起籠罩著我的夜幕 我的詩興隨...
入境 | |
| |
天下之事莫不各有其決定瞬間。對我來說,像機就是素描簿,一種直覺和自發的工具,套句術語說:它主宰著懷疑和決定同時並生的瞬間。 Henri Cartier-Breesson 1998 石門 Magic moment | |
|
位子,總是不夠
人心的貪婪去複製它
殿堂,怎麼上面沒有繪製天堂?
就算是一千零一幅的贗品
也比沒有強
近幾年來,國內媒體紛紛出現以「自拍」為題的新聞事件,網路相簿的盛行吸引了許多網友的觀看,而消費性電子產業也以「自拍機」入選2003年度的風雲產品。這股風潮更延燒到我們的日常生活裡,不論是在捷運上、餐廳裡、甚至在街頭,拿著數位相機或者照相手機自拍的人們是越來越多了。究竟這股新科技風潮所帶來的自拍文化,是新興的活力文化現象?還是網路時代的頹廢產物呢?
只要拿起相機,以手臂為圓心,半徑一公尺內就是每個人的自拍秘密花園。
究竟自拍文化有多盛行?只要你在GOOLE網站上搜尋「自拍」兩個字,你大概可以得到八萬多筆資料,裡面大約有三成是非情色的自拍相簿。假日到擁擠的西門町街上走一遭,你一定會看到許多年輕人一手拿著數位相機,手臂向前一伸就開始拍攝自己的特寫照片。這種特殊現象已經充斥在城市的各個角落,而網路上的相簿正是那些自拍相片最好的表演舞台。但談起自拍的歷史,最早的大概就是希臘神話裡的愛情悲劇了。
美少年厄索斯(Narcissus)-自戀的象徵
古希臘神話裡面有個美少年厄索斯的故事,傳說他美麗得無與倫比,連維納斯都情不自禁地迷戀上他。有一天當厄索斯看見水面上自己倒映的臉龐,他便開始瘋狂地愛上自己,每每想要看清楚,就越靠近水面,最後竟墜入水中,淹死在「愛河」裡。
文/攝影:imagelight 近幾年來,國內媒體紛紛出現以「自拍」為題的新聞事件,網路相簿的盛行吸引了許多網友的觀看,而消費性電子產業也以「自拍機」入選 2003 年度的風雲產品。這股風潮更延燒到我們的日常生活裡,不論是在捷運上、餐廳裡、甚至在街頭,拿著數位相機或者照相手...
Duplicate face
What are you thinking about?
The road to the future is not smooth for a solitary heart.
Turn back and look at me.
Do you see the tears on my wrinkly face?
1997/ Taipei
Colorful fantasy
幾天後的早晨,與社團幾位朋友重返舊地,拍了許多張照片,藉此哀悼過往的年輕歲月。
如果還可以在這個轉角遇見歡笑,也許我們就不用在這裡憑弔過往。